<noframes id="pfv9b">

<address id="pfv9b"></address>

<form id="pfv9b"></form>

    <noframes id="pfv9b">
    <listing id="pfv9b"><listing id="pfv9b"><meter id="pfv9b"></meter></listing></listing>

    新聞中心News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0

    “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出爐!

    發布時間:2017-03-06 10:07:03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是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并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規劃相銜接,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環境。

    “十二五”時期,我國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快速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較好完成規劃目標任務,總體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3.4萬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6倍,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天然氣管網加快發展,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初步形成。鐵路、民航客運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0%,鐵路客運動車組列車運量比重達到46%,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我國占7席,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50%以上,城際、城市和農村交通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場站一體化銜接水平不斷提升。高速鐵路裝備制造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電動汽車、特種船舶、國產大型客機、中低速磁懸浮軌道交通等領域技術研發和應用取得進展,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重大工程施工技術世界領先,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實現全國聯網,新能源運輸裝備加快推廣,交通運輸安全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鐵路管理體制改革順利實施,大部門管理體制初步建立,交通行政審批改革不斷深化,運價改革、投融資改革扎實推進。

    專欄1 “十二五”末交通基礎設施完成情況

    指  標

    單位

    2010

    2015

    2015年規劃目標

    鐵路營業里程

    萬公里

    9.1

    12.1

    12

    其中:高速鐵路

    萬公里

    0.51

    1.9

    ——

    鐵路復線率

    %

    41

    53

    50

    鐵路電氣化率

    %

    47

    61

    60

    公路通車里程

    萬公里

    400.8

    458

    450

    其中:國家高速公路

    萬公里

    5.8

    8.0

    8.3

    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重

    %

    60

    69.4

    70

    鄉鎮通瀝青水泥路率

    %

    96.6

    98.6

    98

    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率

    %

    81.7

    94.5

    90

    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

    萬公里

    1.02

    1.36

    1.3

    油氣管網里程

    萬公里

    7.9

    11.2

    15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

    公里

    1400

    3300

    3000

    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

    1774

    2207

    2214

    民用運輸機場數

    175

    207

    230

    注:國家高速公路里程統計口徑為原“7918”國家高速公路網。

    “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從國際看,全球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的增長動力尚未形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區域合作格局深度調整,能源格局深刻變化。從國內看,“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消費及流通格局將加速變化調整。與“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網絡布局不完善,跨區域通道、國際通道連通不足,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和城市群交通發展短板明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相對滯后,城市內外交通銜接不暢,信息開放共享水平不高,一體化運輸服務水平亟待提升,交通運輸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適應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體制機制尚不健全,鐵路市場化、空域管理、油氣管網運營體制、交通投融資等方面改革仍需深化。

    綜合判斷,“十三五”時期,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正處于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優化網絡布局的關鍵期、提質增效升級的轉型期,將進入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交通運輸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新形勢、新要求,切實轉變發展思路、方式和路徑,優化結構、轉換動能、補齊短板、提質增效,更好滿足多元、舒適、便捷等客運需求和經濟、可靠、高效等貨運需求;要突出對“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和新型城鎮化、脫貧攻堅的支撐保障,著力消除瓶頸制約,提升運輸服務的協同性和均等化水平;要更加注重提高交通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提升綠色、低碳、集約發展水平;要適應國際發展新環境,提高國際通道保障能力和互聯互通水平,有效支撐全方位對外開放。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交通運輸服務人民,著力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加強運輸服務一體銜接、提高運營管理智能水平、推行綠色安全發展模式,加快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地發揮交通運輸的支撐引領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三)基本原則。

    銜接協調、便捷高效。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提升網絡效應和規模效益。加強區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增強交通公共服務能力,積極引導新生產消費流通方式和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擴大交通多樣化有效供給,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效率,實現人暢其行、貨暢其流。

    適度超前、開放融合。有序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布局,強化薄弱環節,確保運輸能力適度超前,更好發揮交通先行官作用。堅持建設、運營、維護并重,推進交通與產業融合。積極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構建國際大通道,為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創新驅動、安全綠色。全面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智能化帶動交通運輸現代化。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市場監管體系,提高綜合治理能力。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理念,全面提高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將生態保護紅線意識貫穿到交通發展各環節,建立綠色發展長效機制,建設美麗交通走廊。

    (四)主要目標。

    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部分地區和領域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網絡覆蓋加密拓展。高速鐵路覆蓋80%以上的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鐵路、高速公路、民航運輸機場基本覆蓋城區常住人口20萬以上的城市,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建成,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穩步增加,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比2015年增長近一倍,油氣主干管網快速發展,綜合交通網總里程達到540萬公里左右。

    綜合銜接一體高效。各種運輸方式銜接更加緊密,重要城市群核心城市間、核心城市與周邊節點城市間實現1—2小時通達。打造一批現代化、立體式綜合客運樞紐,旅客換乘更加便捷。交通物流樞紐集疏運系統更加完善,貨物換裝轉運效率顯著提高,交郵協同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運輸服務提質升級。全國鐵路客運動車服務比重進一步提升,民航航班正常率逐步提高,公路交通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公路貨運車型標準化水平大幅提高、貨車空駛率大幅下降,集裝箱鐵水聯運比重明顯提升,全社會運輸效率明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實現村村直接通郵、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不斷提高。

    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交通基礎設施、運載裝備、經營業戶和從業人員等基本要素信息全面實現數字化,各種交通方式信息交換取得突破。全國交通樞紐站點無線接入網絡廣泛覆蓋。鐵路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貨運業務實現網上辦理,客運網上售票比例明顯提高?;緦崿F重點城市群內交通一卡通互通,車輛安裝使用ETC比例大幅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前裝率和使用率顯著提高。

    綠色安全水平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和城市配送領域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節能減排成效顯著,交通運輸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交通運輸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高,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水平明顯提升。

    專欄2 “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主要指標

    指 標 名 稱

    2015

    2020

    屬性

    基礎設施

    鐵路營業里程(萬公里)

    12.1

    15

    預期性

    高速鐵路營業里程(萬公里)

    1.9

    3.0

    預期性

    鐵路復線率(%

    53

    60

    預期性

    鐵路電氣化率(%

    61

    70

    預期性

    公路通車里程(萬公里)

    458

    500

    預期性

    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萬公里)

    12.4

    15

    預期性

    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萬公里)

    1.36

    1.71

    預期性

    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個)

    2207

    2527

    預期性

    民用運輸機場數(個)

    207

    260

    預期性

    通用機場數(個)

    300

    500

    預期性

    建制村通硬化路率(%

    94.5

    99

    約束性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公里)

    3300

    6000

    預期性

    油氣管網里程(萬公里)

    11.2

    16.5

    預期性

    運輸服務

    動車組列車承擔鐵路客運量比重(%

    46

    60

    預期性

    民航航班正常率(%

    67

    80

    預期性

    建制村通客車率(%

    94

    99

    約束性

    公路貨運車型標準化率(%

    50

    80

    預期性

    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率(%

    10

    預期性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

    90

    100

    約束性

    智能交通

    交通基本要素信息數字化率(%

    90

    100

    預期性

    鐵路客運網上售票率(%

    60

    70

    預期性

    公路客車ETC使用率(%

    30

    50

    預期性

    綠色安全

    交通運輸CO2排放強度下降率(%

    7*

    預期性

    道路運輸較大以上等級行車事故死亡人數下降率(%

    20*

    約束性

    注:①硬化路一般指瀝青(水泥)路,對于西部部分建設條件特別困難、高海拔高寒和交通需求小的
    地區,可擴展到石質、砼預制塊、磚鋪、砂石等路面的公路。

    ②通用機場統計含起降點。

    ③排放強度指按單位運輸周轉量計算的CO2(二氧化碳)排放。

    *:與“十二五”末相比。

    二、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化布局

    (一)建設多向連通的綜合運輸通道。

    構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內暢外通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實施重點通道連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強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通道建設。貫通上海至瑞麗等運輸通道,向東向西延伸西北北部等運輸通道,將沿江運輸通道由成都西延至日喀則。推進北京至昆明、北京至港澳臺、煙臺至重慶、二連浩特至湛江、額濟納至廣州等縱向新通道建設,溝通華北、西北至西南、華南等地區;推進福州至銀川、廈門至喀什、汕頭至昆明、綏芬河至滿洲里等橫向新通道建設,溝通西北、西南至華東地區,強化進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設。做好國內綜合運輸通道對外銜接。規劃建設環繞我國陸域的沿邊通道。

    專欄3 綜合運輸通道布局

    (一)縱向綜合運輸通道。

    1.沿海運輸通道。起自同江,經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福州、廈門、汕頭、廣州、湛江、???,至防城港、至三亞。

    2.北京至上海運輸通道。起自北京,經天津、濟南、蚌埠、南京,至上海、至杭州。

    3.北京至港澳臺運輸通道。起自北京,經衡水、菏澤、商丘、九江、南昌、贛州、深圳,至香港(澳門);支線經合肥、黃山、福州,至臺北。

    4.黑河至港澳運輸通道。起自黑河,經齊齊哈爾、通遼、沈陽、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至香港(澳門)。

    5.二連浩特至湛江運輸通道。起自二連浩特,經集寧、大同、太原、洛陽、襄陽、宜昌、懷化,至湛江。

    6.包頭至防城港運輸通道。起自包頭(滿都拉),經延安、西安、重慶、貴陽、南寧,至防城港。

    7.臨河至磨憨運輸通道。起自臨河(甘其毛都),經銀川、平涼、寶雞、重慶、昆明,至磨憨、至河口。

    8.北京至昆明運輸通道。起自北京,經太原、西安、成都(重慶),至昆明。

    9.額濟納至廣州運輸通道。起自額濟納(策克),經酒泉(嘉峪關)、西寧(蘭州)、成都、瀘州(宜賓)、貴陽、桂林,至廣州。

    10.煙臺至重慶運輸通道。起自煙臺,經濰坊、濟南、鄭州、南陽、襄陽,至重慶。

    (二)橫向綜合運輸通道。

    1.綏芬河至滿洲里運輸通道。起自綏芬河,經牡丹江、哈爾濱、齊齊哈爾,至滿洲里。

    2.琿春至二連浩特運輸通道。起自琿春,經長春、通遼、錫林浩特,至二連浩特。

    3.西北北部運輸通道。起自天津(唐山、秦皇島),經北京、呼和浩特、臨河、哈密、吐魯番、庫爾勒、喀什,至吐爾尕特、至伊爾克什坦、至紅其拉甫;西端支線自哈密,經將軍廟,至阿勒泰(吉木乃)。

    4.青島至拉薩運輸通道。起自青島,經濟南、德州、石家莊、太原、銀川、蘭州、西寧、格爾木,至拉薩。

    5.陸橋運輸通道。起自連云港,經徐州、鄭州、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精河,至阿拉山口、至霍爾果斯。

    6.沿江運輸通道。起自上海,經南京、蕪湖、九江、武漢、岳陽、重慶、成都、林芝、拉薩、日喀則,至亞東、至樟木。

    7.上海至瑞麗運輸通道。起自上海(寧波),經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至瑞麗。

    8.汕頭至昆明運輸通道。起自汕頭,經廣州、梧州、南寧、百色,至昆明。

    9.福州至銀川運輸通道。起自福州,經南昌、九江、武漢、襄陽、西安、慶陽,至銀川。

    10.廈門至喀什運輸通道。起自廈門,經贛州、長沙、重慶、成都、格爾木、若羌,至喀什。

    ·附件下載:(點擊下載)

    附件1-關于員工計生信息更新及已婚男員工函調的通知

    附件2-計劃生育育齡人員管理卡 (模板)

    -->
    国产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
    <noframes id="pfv9b">

    <address id="pfv9b"></address>

    <form id="pfv9b"></form>

      <noframes id="pfv9b">
      <listing id="pfv9b"><listing id="pfv9b"><meter id="pfv9b"></meter></listing></listing>